然而公孫賀并不這麼想,他認為匈奴北遷正是因為漢軍壓境所迫。只要繼續發兵北上,匈奴必定退無可退,最終滅亡。兩位將軍因此爭論不休,最終都向朝廷稟報各自的見解,請求漢武帝做出決斷。
此時,漢武帝也意識到必須徹底擊潰匈奴,穩定北方邊疆。否則,邊境居民的生活都將受到威脅。他經過深思熟慮,決定親率大軍前去河套地區,逼迫烏維單于就范。
「朕今年已七十有二,身體還硬朗,便要親征匈奴,一雪前恥!」漢武帝在朝堂上宣布。群臣們聞言,都跪拜請求隨駕出征。起初漢武帝還想勸阻老弱病殘的大臣留京,但看他們一個個興奮異常,最終還是沒有開口。
當漢武帝和十八萬大軍來到河套時,烏維單于已經敏銳地察覺到漢軍的逼近。他迅速調動部族北上以避開漢軍的追擊。
烏維亦派出使者,向漢武帝傳達自己的態度:
「大漢天子,單于局勢艱難,無心南下侵擾邊界。還請退兵百里,單于愿意獻上佳馬數萬匹,以示友好。」
然而漢武帝不為所動,他派遣使者郭吉找到烏維單于,表達了漢朝的立場:
「現在南越已經被漢軍消滅,如果單于還想打,天子已經在邊境等著了,不然你們還是投降吧,就不用再往北方苦寒之地跑了!」
烏維單于聞言大怒,扣留了郭吉,拒絕了漢朝的要求。他認為漢武帝此舉目中無人,匈奴又何必向一個昔日弱小的族群低頭。為了維護自身威儀,烏維決定孤注一擲,與漢軍決一死戰。
然而,當烏維單于親自來到漢軍大營時,還是被漢軍的隊伍和氣勢所震懾。十八萬大軍浩浩湯湯,馬須籠罩天地。漢軍士兵們都身著鎧甲,手持利刃,只待一聲令下便可出戰。
另一方面,烏維也意識到,如果匈奴在此時遭遇失敗,后果將會更加嚴重。當務之急是暫時避開漢軍的鋒芒,否則匈奴的生存都將陷入危機。經過緊張的考量,烏維還是選擇帶兵北上,暫時回避與漢朝直接交戰的后果。
漢武帝見匈奴不戰而逃,也沒有追擊的意思。他率軍在河套地區駐扎三個月,架設工事,然后帶著軍隊班師回朝。此次親征雖未取得實質性勝利,但漢朝已經向匈奴彰顯了自己的軍事實力和決心。
三、漢匈邊境拉鋸戰持續,漢將陷入困境
三年后,烏維單于也去世了。他的兒子還很幼小,匈奴部眾們便推舉他的叔叔且鞮侯作為新的單于。
且鞮侯剛一上任,就向漢朝擺出一副謙卑的姿態,希望緩和漢匈關系。但是漢朝使者很快就識破了他的偽裝。
使者回朝后向漢武帝報告了且鞮侯的虛偽態度。漢武帝勃然大怒,認為且鞮侯正是有辜之人,必須痛擊匈奴以消除邊患。于是漢武帝立即下令調兵遣將,準備再次發起對匈奴的征討。
「且鞮侯偽善奸詐,朕豈能上當受騙!來人,傳朕旨意,趙破奴率軍二萬,前去接應匈奴左大都尉的降兵!」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