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瓊瑤而言,她的一生過得極盡精彩且豐富。
· · ·
有一棟台北的老樓通過舊樓改建計劃,從而引起很多人的關注,甚至很多游客前去打卡留念。
其實這棟樓沒有很特殊,外觀老舊,防盜鐵窗也是銹跡斑斑,甚至外墻還有很多宿醉的鬧客留下的涂鴉。
地理位置也并沒有很好,幾十年前房子周圍都是一望無邊的芭蕉地。
近幾年隨著城市的發展,這里成為寸土寸金的黃金地帶,是鬧中取靜的理想住所,價格翻了至少10倍。
但是這棟樓最出名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價格攀升,而是因為它的前主人。
這位前主人名氣之大,風頭之勁,早些年見算是叱咤兩岸三地,如今故事收尾處,慕名而來的人自然絡繹不絕。
這位前主人就是曾經的言情教母,瓊瑤。
/ 1 /
說瓊瑤之前,我們先來說說這次的主角,這棟7層獨棟洋房。
它是瓊瑤的家,也是她的辦公室,隱身于忠孝東路4段小巷內,占地180多坪,7層獨棟樓房加上一大片花園,市值高達25億元。
瓊瑤1980年買下它時,正是與丈夫平鑫濤結婚的第二年。
瓊瑤曾經在日記里寫到,「可園,這不只是一幢房子、一個花園,更是我心靈休憩,不再流浪的保證。」足見這棟如今看起來破破舊舊的樓房,在瓊瑤一生要強的時光里占據了很重要的分量。
這其中自然不乏有愛情的魔力在作祟。
可園是瓊瑤和平鑫濤精心呵護的愛巢,園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,仿佛都是他們孩子般的存在。
平鑫濤經常跑去花市,想把奇花異草都搬到這里。只要瓊瑤有需求,平鑫濤就盡力滿足她。
瓊瑤喜歡在涼亭里寫稿,他就給亭子裝上現代紗門,瓊瑤喜歡 打 保齡球,他就在家里改了個保齡球館,瓊瑤迷上拼圖,他就請木工在地下二層鼓搗出一間「拼圖室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